• 知識庫
  • 0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而立年嗎?

辰藍無海:    我從許多年前就開始聽李宗盛,現在已經大四,對他的歌越來越熱愛,隻覺得感受到的東西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樣瞭。以前聽他的歌隻覺得旋律真好,歌詞真好,聲音真有磁性,現在聽他的歌就會覺得這唱的根本不是歌,唱的不就是你我,不就是生活嗎?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而立年嗎?-圖1

    我的生活經歷遠遠沒有而立之年的人豐富,我覺得我還沒體會到生活足夠的殘酷,但我始終認為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感悟,而且每個人的想法都是獨一無二的,李宗盛的歌卻總是能找到那些共通之處,感覺就是把每個人的心裡話唱瞭出來。以前我聽的是《漂洋過海來看你》,隻覺得他唱的那種愛情,一句“在漫天風沙裡,望著你遠去”,就讓悲傷淒美地快要溢出來瞭一樣。
    後來我聽《寂寞難耐》,聽他安靜地坐著彈著吉他唱著那“愛情是最辛苦的等待,愛情是最遙遠的未來”,隻覺得他說的就是我自己,唱的就是我親身經歷過的愛情。後來是《山丘》,這首好像娓娓道來一樣,把人生故事講給你聽的歌,一下子我就被俘獲瞭,然後五音不全的我開始學這首歌卻始終唱不好,李宗盛的歌詞用永遠平淡著說出你心裡流血的傷口,就像那首《給自己的歌》,那首《匆匆》,人們聽瞭之後總是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不願回想的往事,甚至流下那些隻藏在心底最深處的淚水。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而立年嗎?-圖2

    可能不僅僅是現在的我,三十歲、四十歲,一直到生命盡頭,我覺得我都會喜歡李宗盛,雖然他唱盡瞭人生,但還是需要親身經歷一遍,然後仔細思考。我從來不說聽懂一首歌,因為所謂的懂,都是把自己的理解加之於這首歌之上,帶上自己的感情,打上自己的標簽,把自己所經歷的那些苦難或者甘甜用一首歌來解釋,宣泄自己的感情。而這些都太私人瞭,歌手,尤其是像李宗盛這樣的歌手,他唱完的歌也都是“不負責任”的,他不會去解釋,不會去定義,隻有聽眾們聽完之後的沉默,才是對這首歌最好的闡釋。
    而立之年的人就真的聽懂李宗盛瞭嗎?畢竟一生那麼長,畢竟我們還要經歷許多許多的時光,就讓歌手在流年裡,在我們的心裡放聲歌唱吧,我們負責用耳朵聽,用心靈感受就好瞭,至於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懂”,就當作是自己與歌手的一次談心吧。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而立年嗎?-圖3

nmgaoxiong:這個的確是。年少時聽到李宗盛唱歌滄桑感太過強烈,我們因為年輕也更喜歡節奏動感十足,具有搖滾風格的歌曲,像我的話有一段時間還比較喜歡校園歌曲和鄭智化,這個差別有點大,喜歡校園歌曲是常常能在那些歌裡聽出自己想像中的愛情和一種少年般的愁緒,尤其是後來有瞭女朋友,她很喜歡校園民謠,也能用吉他彈奏一些,唱的很投入,我還試著跟她學過一段時間,不過一首歌都沒學會,實在是下不瞭那個功夫。而喜歡鄭智化則是在小時候聽大人們唱《水手》,印象很深,生活在西北高原的我沒見過大海,從歌裡能找到那種不羈少年在大海放聲高歌的瀟灑情懷,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鄭智化的很歌都不是歌,而是臺灣的一種生活寫照,骨子裡有些憤青的味道。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而立年嗎?-圖4

可年紀越大就會越尊重李宗盛,越覺得他的價值是不可替代的。人的滄桑是必須在經歷過年月之後才會有的,他那個老成渾厚的嗓子就是一種歲月的體現。前兩年他出的《山丘》真是唱出瞭多少中年人在生活的艱辛裡那些不得已的無奈,和歷盡世事後的那種豁達和睿智。古人說而立之年,就是你應當有所成就的時候,此時你是應當能立得住你自己的傢業的,李宗盛的歌從一開始就有種從失敗中走進無奈的感覺,這種隻有中年人能體會的味道,在唱的時候往往更加具有感染力,也更容易把歌唱進自己的心裡。很慶幸,在歌壇的神話裡能有個李宗盛,其實他比我們更年輕。

Z與ZY:        這個論斷是不能直接肯定的吧。我現在二十二歲,還沒有到而立之年,剛剛才過瞭青少年期吧算是,就聽得懂李宗盛的歌瞭。
       這種是沒法和年齡限制過多的,當然,可能到而立年後,再聽他的歌會有更深的感受。小時候我們聽周傑倫聽王力宏的歌,那些歌曲都很美好,年輕青澀浪漫,曲調也很美妙那種。甜甜的,那個時候我們也是心境單純不諳世事,也沒經歷過什麼事,對以後的愛情呀生活都充滿瞭太多的期待,以為未來就是那麼美好的。但是當你日後經歷瞭一些事,經歷瞭異地戀失戀種種人生困苦,有過幾次深夜街頭買醉甚至幾乎抑鬱的時候,以及兩個人有多麼相愛卻因為種種無法抗拒的原因天各一方,這個時候你聽李宗盛的歌,你不會哭也不會鬧,就那麼安靜的聽著,淡淡的,聽他溫啞的聲音在你耳機裡慢慢的又有力氣的歌唱,唱那些你感同身受的歌詞,那一瞬間,你就聽懂瞭。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而立年嗎?-圖5

        所以聽不聽得懂和年齡沒有必要的關系,你要經歷過山和大海,愛恨離別的那一瞬間,你就已經懂瞭他的歌瞭,會覺得理解瞭他的所言所語,不過,二十歲的時候聽你也許聽懂瞭一部分,到三十歲而立之年聽又會聽懂另外一部分,三十歲的時候聽到是一種安定,到四十歲五十歲你再聽的時候,又會有新的感受,可能就是年輕時,你遺憾丟失的人吧。嗯,年輕的時候不要發太多誓言,發瞭誓言也都要去實現,希望每一個深夜聽山丘的人都可以對過去釋懷,這是自己的一點點小祝福吧,也希望我年輕時喜歡過的人過的好。

鯨小爽b5:因為李宗盛的歌大多數都是以敘述性的感情來唱這種歌,他有很強的劇述和講故事的感覺。年輕的時候是肯定不會願意聽這樣的歌,第一是因為聽不懂,第二就給人感覺不好聽,但是其實他的歌是越聽越有味道的,尤其在你而立之年會越來越喜歡他的歌。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而立年嗎?-圖6

愛你百草啊不厭:我覺得這句話說的真的很對,而且李宗盛的歌大多都是他自己所經歷的,而且裡面感情比較充沛的。也許在我們年少無知的時候體會不到。當體會到瞭,真的是已經經歷瞭這一切。

han919914243: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而立年嗎?-圖7

我今年27,很久很久以前就喜歡他的歌,記得第一次聽的是《當愛已成往事》還是《鬼迷心竅》來,記不太清瞭。就像很多人都說,李宗盛他不是在寫歌,他是在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這樣子的歌曲更容易讓人有代入感!其實每個年齡段聽他的歌都可以聽出不一樣的感受,他的詞沒有什麼激情澎湃,有的隻是娓娓道來的訴說,訴說著自己的心事~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經歷事情,有的詞就感覺給自己的經歷比較相似,所以才會有瞭代入感,讓自己又去回味瞭一遍自己的故事,所以更引人深思。人生經歷越豐富,聽他的歌越有感覺~例如情路的坎坷、生活的無奈等等等等……最後願這樣子的歌手,詞人越來越多,帶給我們更好的藝術享受!

您可能也會喜歡…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