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關公分別為文聖、武聖,為什麼孔廟、關廟差距很大?
古色古香古意:在中國歷史上,著名文人和武將、統帥有很多,但是,能夠被冠以聖人之稱,且是全民公認的,那就隻有文聖孔子和武聖關羽。
文聖孔子出生於春秋時代,距今2000多年前瞭;而武聖關羽,因《三國演義》的原因,國人耳熟能詳瞭,出生在1800多年前的東漢末年。
孔子雖然是著名的文人,但是這位老大卻有常人所不能比擬的武力值,他爹本身就是一位著名的武士,不能說是萬人敵,百人敵是起碼的。孔子精通六藝,其中的“射”(射箭)和“禦”(駕駛戰車)就屬武藝部分。《禮記射義》記“孔子射於矍相之圃(在今山東曲阜孔廟西側),蓋觀者如堵墻。”如果孔子射術不高,怎麼可能引來眾人圍觀。《論語子罕》:“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與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射乎?執禦乎?吾執禦矣。”孔子帶弟子周遊列國,如果沒有點武力值,是不敢想象的。
武聖關羽除瞭打仗外,閑暇時,最喜歡也讀《春秋》,這就是孔子的著作之一。
文聖廟和武聖廟,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一樣多嗎?
真不是。
在清朝中葉,關於文聖廟和武聖廟,有一句話來形容:縣縣蓋文廟,村村有武廟。
清朝可統計的縣一級單位有2000多個,而可統計的村有30萬個,因此,大概估算全國有30萬座關廟。
如果說這個統計不全面,那麼換一個角度,清朝中葉,僅在北京的關帝廟有116座,在全世界除中國以外的地方,有關帝廟30000多座,現在的關帝廟不僅是中國人在朝拜,日本人、泰國人整個東亞很多國傢的民眾開始朝拜關帝。
海外關帝廟
為什麼文廟和武廟之間有這麼大的差距,最重要的是兩個原因:
1、關羽忠心,身在曹營心在漢,聽到劉備消息後,立刻走五關斬六將,千裡追尋劉備;敗走麥城,寧死不降。
這種忠義是歷朝歷代所需要的。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自三國以後,一共有16位歷代帝王,23次給關羽加封,從侯爵、公爵、王爵、帝王,最終被追封為關聖大帝而成神。這樣的崛起,中國歷史上,僅關羽一人。
2、關帝身上代表中華核心價值?“儒佛道三教並尊,士農工商四民同拜”,剃頭刮臉、描金制革、屠宰典當、治病除災、辟邪驅惡、開飯館、辦醬園、設武館、建學校、做衣服、磨豆腐等等,有100多種職業拜奉關羽為“祖師爺”或“保護神”。這種情況下,蓋文廟是官方的行為,而改武廟是100多個民間行業的行為,兩者從頻度上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武聖關羽的廟才能儒、佛、道三教,成為整個中國最多的廟宇。
因為關羽代表著中華民族一直以來追求的美德。
莫殤dr:其實我覺得這個事情很好解釋,因為關羽這個頭銜其實是被人們過度神化出來的,歷史上的關羽其實根本就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美好和優秀,所以他更多的時候是被三國演義這部古代小說給烘托出來的,我們後代的人理所當然的把古代小說當成瞭歷史事實,所以三國演義裡面對關羽的任何事跡不分青紅皂白的全盤接受,想當然認為這些事情都是關於做的。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三國演義裡面對關羽的美化描寫是非常嚴重的,這一點和歷史史實嚴重的不符。
而孔子這個人對我們國傢乃至是對整個人類的貢獻都是不可磨滅的。孔子的儒傢學說不僅僅是對古代的中國造成瞭非常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中國周邊的國傢乃至西方世界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現在孔子的這些思想仍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所以作為2000年之前的一個偉人,孔子在思想方面都能達到現在人類都無法達到的高度。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大智慧的人啊,能受到我們的頂膜禮拜也就見怪不怪瞭。
我的餡是醬牛肉:其實,關羽並不是傳說中的那樣厲害(但很講義氣),隻不過書中把他誇大瞭。與諸葛亮一樣,不論小說,戲曲….等..都故意誇大他們,和反面的勢力形成鮮明的對比,寓意為故意醜化強大而黑暗的勢力。每個朝代對諸葛亮和關羽都有追封。至清朝時,關羽成瞭統治階級統治的工具,順治帝對關羽的加封的爵位用盡瞭華美的語言28字皆是褒獎。尤其是近代香港的黑道,為加強組織的嚴密性,入會前拜關公,喝雞血。
太極二儀三界四季五行六道七佛八卦九聖十方:是這樣的,孔乃文武聖人,關乃武文聖人,? 與雲長同朝,到二十一世紀瞭,已合並成瞭斌聖觀世音,已徑達到瞭摩的境界,簡稱達魔
1978青雲平步:人人皆孔子,人人無勞作,人人怕戰爭,人人死讀書,人人皆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