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多出投降派和叛徒,為何益州士族心向曹魏?
寂寞的紅酒:文/寂寞的紅酒
蜀國,又叫蜀漢,是三國時期割據西南的一個地方政權,是和曹魏、東吳鼎力的三大巨頭之一。和其他兩國相比,蜀國不僅國小民弱,而且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多投降派和叛徒,蜀國就是被朝中投降派忽悠亡的。公元263年,當曹魏大軍打過來的時候,譙周為首的益州派勸劉禪開城投降,劉禪勢力單薄,朝中大部分都是益州派的勢力,所以隻得開城投降。劉備父子在蜀地統治四十多年,為何益州士族卻心向曹魏?
這就要從劉備入川說起。蜀漢對於蜀地士人來說是個外來政權。由於劉備初入四川,根基尚淺,為在蜀地站穩腳跟,劉備集團和當地的另一派外來勢力東州派走到一起,兩派聯合打壓益州本土士族。雖然益州派勢力不小,但在蜀國的刻意打壓下,隻能靠邊站,在朝中長期處於邊緣的位置,被排斥在權力中心之外,譙周這種益州派頭面人物在朝中充其量也隻是個神棍一樣的角色。由於蜀國統治集團對益州本土士族的打壓,益州派對蜀國沒有什麼認同感,甚至對蜀國統治集團非常敵視,因此他們一直對蜀漢政權的北伐政策態度消極,甚至在很多事情上選擇不配合。雙方矛盾非常尖銳。
雖然益州派在政治和軍事上被邊緣化,但益州派是蜀地的地頭蛇,多豪強地主、士族官紳,他們控制著蜀國的基層政治和經濟,蜀國的賦稅錢糧多出自他們,勢力非常大。劉備入蜀後,蜀國連年北伐,每次用兵數萬,加上後勤人員,益州大部分青壯年被反復征召,賦稅和錢糧征繳也連年上漲,搞得益州民生凋敝,不管是益州豪強士族還是普通百姓都極為不滿,很多地方甚至出現瞭抗捐抗稅的暴動。雙方的矛盾愈演愈烈。
雙方的矛盾在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後全面激化,益州豪強士族看到瞭曹魏對士族的優待和依賴,他們對此非常向往,他們從心裡就想投降。而蜀地的百姓也希望魏國來“解放”自己。所以曹魏大軍打過來的時候,譙周為首的益州士族不斷遊說劉禪,蜀地百姓也拋棄瞭蜀國,劉禪投降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石傢瘋子:相信沒有人不瞭解三國瞭。三國時期無非就是魏國,蜀國,吳國三國爭霸,共分天下。
雖然說整體上三個國傢的實力都相差不大,所以三國時期會維持那麼久,但是,在各個國傢的內部軍隊中,還是有很多人心裡想著別的國傢的,比如說蜀國,歷史上很多人都說蜀國多出投降派和叛徒,但是為什麼益州的士族都心向曹魏呢?
我覺得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當時的三個國傢,魏國,蜀國和吳國,在表面上看來,是實力相當的,但是在三國鼎立的前期,最有威望也可以說最能打仗的無疑就是魏國的曹操瞭,曹操在三分天下之前打過很多勝仗,自然而然,很多士兵都想跟著曹操一起打勝仗,劉備雖然是皇室後裔,但是畢竟是一個沒有一點名氣的皇叔,而且前期根本沒有打過什麼仗,更不要提什麼作戰本領瞭,所以劉備的益州士兵非常希望能夠歸屬曹魏。
2、劉備身邊雖然有五虎上將,有軍師諸葛亮,在別人看來,這樣的陣容是最強大的,別的國傢肯定不能戰勝,但是在當時,曹操的名聲遠遠比諸葛亮,五虎上將要強很多倍,而且,曹操會打仗,而劉備隻能靠自己的部下,自己的軍師,如果是他單獨帶兵的話,很難有勝算,所以說,大部分士兵都希望歸降曹操的。
綜上所述,三國時期三個國傢的實力決定瞭當時的士兵想要歸屬哪個國傢,自然而然,益州的士族都希望歸降曹魏。
延伸閱讀
沙皇的馬鞭哥薩克屬於哪個民族,為何連車臣人都怕他們?寂寞的紅酒:文/寂寞的紅酒提起哥薩克人,想必人們都不陌生,可以說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在俄國的對外擴張中,隨處可見哥薩克騎兵的身影,他們充當瞭沙俄侵略擴張的急先鋒,被譽為“沙皇的馬鞭”。拿破侖曾說:如果...
古代中國那麼強大,為何沒有吞並富饒的東南亞?寂寞的紅酒:文/寂寞的紅酒東南亞,古稱南洋,位於中國的南部,是一塊面積遼闊,物產富饒的地域。古代中國國傢強大,東南亞像一塊肥肉就在中國嘴邊,但中國卻一直沒有吞並它們,隻是讓它們作為藩屬,結果最後白白便...
意大利人是羅馬後裔,裝備也不錯,為何戰鬥力那麼低?寂寞的紅酒:文/寂寞的紅酒意大利是二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軸心國集團三大巨頭之一。雖然意大利跟隨德國發動瞭世界大戰,但意大利人在二戰中表現的非常糟糕,尤其是意大利軍隊,笑話頻出,可以說把意大利人的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