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伐齊時,為何楚國沒有參加?這打的是什麼算盤?
荒王爺:鄙人主觀臆測,楚國不參與五國攻齊的原因可能是:
1、隔岸觀火、伺機而動
眾所周知,齊國在田氏代齊後,在戰國初期再次得到高速發展的機會,所以有著鹽鐵之利,又兼並瞭宋國商業中心的齊國,在這時簡直是六國中最富有的。加上接壤齊國的魏國老霸主的快速衰落,秦國在關中尚在崛起;齊國主導的五國攻秦,各國還成替齊國火中取栗,故此齊國就成瞭其他幾國眼紅和嫉恨的對象。
所以,楚國這個戰國時代疆域最大的列國,完全有理由,懷疑五國攻齊之後,自己為秦國或者他國火中取栗, 出力不討好。不如隔岸觀火,等著齊國被揍的爬不起來,在伺機而動,如果齊國能夠抗住五國的攻勢那麼聯合齊國,也是可以得到利益的。
2、進退有度,最大得利
所以,楚王可能是出於以上的考慮,才選擇瞭不對齊國直接采取軍事行動,隻保持必要軍事政治壓力,作個五國和齊國看,以此求得利益的最大化就夠瞭,同時楚王可能也意識到,所謂蘇秦合縱的那一套,是不現實的,因為列國紛爭,要就是虎口拔牙後的利益。但是合縱是不能協調好,各國的利益的。即便齊國此時異常的強大,五國聯軍難免各懷鬼胎。它們更多的 隻是口號喊得正義凜然而已。
所以楚王,也可以裝模作樣的說“兄弟們上,小弟給你們助威“,自己在後面撿落就夠瞭,要知道所謂的合縱,其實不過是誰強,就合夥揍誰而已!所以這就是說在一定情況下,楚王完全有可能為瞭自己利益,相機決斷,不再跟著他國”人雲亦雲“。因為如果楚國成為,秦、齊外的第三方強勢力的話,它的擾局得到瞭利益,真有可能會很大!
延伸閱讀
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到底是“蘇南”,還是“蘇北”呢?wangzhonglan4:提起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那就不得不說江蘇省瞭。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地區,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省GDP往往僅次於廣東省,在全國排名第二,並...
《金剛經》為何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結尾?遙望燕園:想要明白《金剛經》為何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來收尾,就要弄明白《金剛經》從頭到尾談論的主旨。《金剛經》洋洋灑灑五千餘字,但談論的東西,總...
“合傢”與“闔傢”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各代表什麼?粉色糖果味的豬豬:“合傢”與“闔傢”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使用范圍不一樣;第二,使用人群不一樣;第三,詞性有所不同。相信每年過年之時,大多...